3月24日至25日,第二届中英峰会——数字高峰对话于伦敦瑰丽酒店(Rosewood London Hotel)举行。今年峰会以“数字对话”为主题,邀请了近30位英中两国传统和新型行业的商业领袖、政府代表及杰出的青年企业家就金融科技、教育、政治、年轻一代、生活方式以及电子商务六大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在金融科技上有比较优势”
宽资本创始人及董事长关新表示,和外资企业相比,中国在金融科技上具有比较优势。从投资角度来看,中国金融科技之所以发展速度快,是由于金融科技应用于中国的平民阶层,英国应该从中国身上学习其快速的适应能力。
此外,关新认为,金融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使用了个人数据。他说:“中国人并不太在意数据的所有权,而支付方式数字化是很大的竞争优势,也就是侧重数字化生活、去中心化交易。对比Visa等别的需扣费的支付方式,支付宝和微信等在使用上更方便和直接。”
维珍金融集团(Virgin money)董事会主席莫瑞诺(Glen Moreno)则认为,英国的环境不一样,虽然英国银行业在改变,但消费者的接受能力还不可预测。他说,创新是十分昂贵且风险很高的举动,其中不仅涉及到企业接受新科技和云计算的问题,还需要让自己的消费者学习新的数字化支付方式。
数字时代的挑战
年轻一代熟悉数字技术,频繁使用社交媒体,信息交流速度也更快,但数字技术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数字技术下,政治活动在时空上得到了很大的延展,印度传媒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威斯敏斯特大学教授休苏(Daya Thussu)说:“对比以前面对面传播,论坛等沟通形式,技术极大地帮助人们的沟通,尤其是政治方面。”
社交媒体引发用户参与各类政治讨论,政治组织也利用社交媒体来引导年轻人进行政治选择。汉普郡哈文特议员麦(Alan Mak)说:“社交媒体有很多的积极作用,分享开放性资源,聚合公民等,但是随着传统沟通方式的改变,技术要承担社会责任。”他还表示,技术不能改变文化,只是帮助人们沟通。
国际化智库CCG副秘书长唐蓓洁博士也提到,技术革命让社交媒体在西方民主中发展,虽然包含了用户的极端观点,但如何用社交媒体去做事是值得讨论的。
数字技术也改变了教育。数字化虚拟教室的发展改变了教学方式,令更多人可以接受教育;图书资源的数据化令更多人可以享受图书资源。英国教育器械协会会长莱特(Caroline Wright)赞同技术的协助作用,但她同时补充说:“教师不能被技术取代,技术只能帮助教师得到更好的效果。如何发展创造力和别的技能才是需要关注的,而这些正是现在企业所需要的。”
牛津大学罗德奖学金基金会主席康恩(Charles Conn)也认为,虽然技术让学生可以花更少的时间和金钱来进行学习,但是它会更加依赖于学生的自控力和学习能力,后者却是不可控的。
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莱特还谈到了英国教育的特色。她表示,英国的多次考核制度以及对个人学习的针对性辅助是英国教育的特色;而英国的独特教育系统和学习经历都是一个给中国学生提升的平台。
英国企业拥抱中国电商平台
中国拥有7亿3千万网民,但中英两国在网络购买习惯上并不一样。阿里巴巴常务董事劳埃德(David Lloyd)说,因为东西方消费者差异,他们正在帮助英国企业在中国的电商平台建立品牌营销渠道。他说,阿里推崇的新零售概念,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促进线上线下的沟通、品牌内的沟通,以及消费者数据的学习。
已经与中国电商平台淘宝、京东等合作的英国利邦集团高级副总裁查尔斯(Ray Charles)分享了自己在中国的电子商务经验。他说:“中国人现在都很有经济头脑,消费者如果通过谷歌等搜索引擎找到我们品牌,即使消费者不购买产品,但是也会对我们有认识和了解,这就达到了宣传的目的。而反过来,英国品牌想要让中国消费者明白的是品牌信任和真实材料。”
他表示,利邦集团今年会增加第三方合作及网站合作,同时实体店的服务业会加强,消费者可以通过在实体店试穿来获得线下体验。
与会者也谈到了中国电商面临的问题。
美国德杰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陶景洲认为,电商零售业虽然在飞速发展,但法律还落后于科技的发展。他提到中国电商平台的用户隐私问题和征税问题,而中国的法律约束在这方面是滞后的。此外,知识产权问题也一直遭到诟病,他表示,很多假冒产品很难得到处理,平台在监管方面存在问题。
但阿里巴巴常务董事劳埃德回应称:“我们有平台监管的团队,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经验和技术去管理,其次我们也与执法机构进行合作。”
除了来自新兴行业的代表,本次峰会还吸引到房地产等传统行业的代表,就数字技术对所在行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中国贸促会驻英代表处代表助理刘赢霜认为,这次峰会可以一个提供平台,加深对数字化技术行业的了解,同时可以帮助中英双方在科技合作方面吸取创新点和方向。
新创企业Chip in Ltd的吉鲁(Audrey Giroud)也告诉记者:“金融科技有巨大的潜力,这次峰会是来学习中英两国不一样的数字市场,认识相关金融科技的人士,学习成熟的企业运营经验。”
中英峰会成立于2016年,是一个促进英中两国文化和商业投资交流的非营利组织。值得一提的是,中英峰会董事会的平均年龄只有21岁,主要由在校大学生组成。中英峰会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李宗洋(Ryan Li)表示:“从同龄人角度出发,我们选择大家更感兴趣的话题。面对脱欧、特朗普上台等世界格局变化,不同年轻层的对话有很重要的意义。年轻人从峰会可以获得很多不同的观点,通过对话的方式增强信任和了解,尝试很多方法,获得新的想法。”
他还表示,本届峰会还得到了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的寄语。
实习记者:梁宇驰
来源:英中时报